当前位置: 主页 > 盆景知识

白皮松的特点_白皮松的特点描述

  • 盆景知识
  • 2024-05-10
  • zmhk
白皮松的特点_白皮松的特点描述

       对于白皮松的特点的问题,我有一些经验和见解,同时也了解到一些专业知识。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。

1.白皮树是什么?

2.白皮松有什么特性?

3.五针白皮松的特征

4.白皮松的形态特征

5.“白皮松”“油松”“章子松”“马尾松”“黑松”分别产自那里?及特点特性?

白皮松的特点_白皮松的特点描述

白皮树是什么?

       白皮松(学名:Pinus bungeana?Zucc.)是松科,松属乔木,高可达30米,胸径可达3米;有明显的主干,枝较细长,斜展,塔形或伞形树冠;冬芽红褐色,卵圆形,无树脂。

       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,先端尖,边缘细锯齿;叶鞘脱落。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,球果通常单生,成熟前淡绿色,熟时淡黄褐色,种子灰褐色,近倒卵圆形,赤褐色,4-5月开花,第二年10-11月球果成熟。

       中国特有树种,分布于中国山西、河南西部、陕西秦岭、甘肃南部及天水麦积山、四川北部江油观雾山及湖北西部等地,苏州、杭州、衡阳等地均有栽培。为生于海拔500-1800米地带。喜光树种,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;在气候温凉、土层深厚、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。

       该种心材黄褐色,边材黄白色或黄褐色,质脆弱,纹理直,有光泽,花纹美丽,比重0.46。可供房屋建筑、家具、文具等用材;种子可食; 树姿优美,树皮白色或褐白相间、极为美观,为优良的庭园树种。

扩展资料

       白皮松的园林特色

       1、白皮松为高大乔木,可作为行道树

       白皮松的树高极限为30.0 m,胸径极限为1.3 m,有明显主干;从树干近基部又分生数个副干,枝条细长,倾斜伸展,形成塔形或伞形树冠。

       树冠饱满,树干挺拔,树色嫩绿,树姿优美;幼树枝条分布均匀,几乎不用修剪,就能形成美丽的树冠。在园林实践中,既可孤植、对植或丛植,又可作为行道树栽植。

       2、白皮松一年四季均浓妆绿裹

       宁夏冬季严寒,落叶乔木早已凋零,失去风采,其他常青树也变了颜色,如樟子松、油松等,而白皮松表现不俗,春夏秋季呈现嫩绿色,冬季呈现墨绿色。此外,白皮松1束3针,针长5~10 cm,针叶粗短,由于其结构独特,叶脉密集,叶绿素含量高,因而颜色亮丽,饱人眼福。

       3、白皮松枝条均匀分布,树冠紧凑饱满,树姿优美

       白皮松在育苗过程中不需要修剪,在入园定植、生长过程中也不需要修剪,树枝自然分布,树冠紧凑饱满,树姿优美,自然成形,节省了养护管理成本。

       4、白皮松干皮斑驳陆离,褐白相间,成为一景

       白皮松幼树干皮较光滑,灰绿色,长大后干皮呈不规则薄片脱落,露出黄绿色新皮,之后不断变化,又变成了褐灰色皮或褐白相间的鳞状皮,整个树身像鱼鳞一样,成为一道奇观。人们在欣赏它美丽树冠的同时,也可看到它奇特的树干。这一特点为白皮松增添了观赏价值。

       百度百科——白皮松

白皮松有什么特性?

       白皮松、侧柏、云杉、冬青的不同之处有:科目分类不同、外形特征不同、生长环境不同。

一、科目分类不同

       1、白皮松是松科,松属乔木。

       2、侧柏是柏科侧柏属常绿乔木。

       3、云杉是松科,云杉为中国宝贵树种。

       4、冬青是冬青科、冬青属植物。

二、外形特征不同

       1、白皮松高可达30米,胸径可达3米;有明显的主干,枝较细长,斜展,塔形或伞形树冠;冬芽红褐色,卵圆形,无树脂。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,先端尖,边缘细锯齿;叶鞘脱落。

       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,球果通常单生,成熟前淡绿色,熟时淡黄褐色,种子灰褐色,近倒卵圆形,赤褐色,4-5月开花,第二年10-11月球果成熟。

       2、侧柏树冠广卵形,小枝扁平,排列成1个平面。叶小,鳞片状,紧贴小枝上,呈交叉对生排列,叶背中部具腺槽。雌雄同株,花单性。

       雄球花**,由交互对生的小孢子叶组成,每个小孢子叶生有3个花粉囊,珠鳞和苞鳞完全愈合。球果当年成熟,种鳞木质化,开裂,种子不具翅或有棱脊。

       3、云杉高达45米,胸径达1米;树皮淡灰褐色或淡褐灰色,裂成不规则鳞片或稍厚的块片脱落。

       4、冬青是一类开花植物,同时也是冬青科之下的只有一属,树皮灰色或淡灰色,有纵沟,小枝淡绿色,无毛。

       叶薄革质,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浅圆锯齿,干后呈红褐色,有光泽。花瓣紫红色或淡紫色,向外反卷。果实椭圆形或近球形,成熟时深红色。

三、生长习性不同

       1、白皮松是喜光树种,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;在气候温凉、土层深厚、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上生长良好。

       幼时稍耐庇荫。深根性,寿命长,可达数百年之久。天然分布于气候冷凉的酸性石山上,在土层深厚、湿润肥沃的钙质土或黄土上生长最好。生长温度范围-30℃-40℃,对于-30℃低温、pH值7.5-8的土壤也能适应。

       在高温、高湿的条件下生长不良,在排水不良或积水地方不能生长。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,生长较缓慢。

       2、侧柏喜光,幼时稍耐荫,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在酸性、中性、石灰性和轻盐碱土壤中均可生长。耐干旱瘠薄,萌芽能力强,耐寒力中等,耐强太阳光照射,耐高温、浅根性,在山东只分布于海拔900m以下,以海拔400m以下者生长良好。抗风能力较弱。

       3、云杉耐阴、耐寒、喜欢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、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,生长缓慢,属浅根性树种。海拔2400-3600米地带,常与紫果云杉、岷江冷杉、紫果冷杉混生,或成纯林。

       云杉系浅根性树种,稍耐荫,能耐干燥及寒冷的环境条件,在气候凉润,土层深厚,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棕色森林土地带生长迅速,发育良好。在全光下,天然更新的森林生长旺盛。

       4、冬青喜温暖气候,有一定耐寒力。适生于肥沃湿润、排水良好的酸性壤土。较耐阴湿。

松树类植物分布情况: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本属约80余种,分布于北半球,北至北极地区,南至北非、中美、中南半岛至苏门答腊赤道以南地方。为世界上木材和松脂生产的主要树种。

       中国产22种10变种,分布几遍全国,其中如红松、华山松、云南松、马尾松、油松、樟子松等为我国森林中的主要树种,同时在今后造林更新上仍占重要地位。另引人16种2变种,其中湿地松、火炬松、加勒比松、长叶松、刚松、黑松等生长较快,均为有发展前途的造林树种。

五针白皮松的特征

       松科,松属。常绿乔木,树高达30余米,树冠幼时塔形,老时圆头形。1年生小枝灰绿色,光滑无毛。针叶三针一束。球果圆锥状卵形,翌年9~11月成熟。陕西蓝田有成片纯林,华北、西北有分布,北京、庐山、南京、杭州、衡阳、昆明等地均有栽培。喜光,深根性,天然分布为冷凉的石山酸性土,但在肥沃的钙质土及pH7.5~8的微碱性土上亦生长良好。白皮松为我国特有的三针松,世界少见的珍贵庭荫树种。树皮呈不规则鳞片状脱落,斑驳中露出乳白色树干,极为醒目,衬以虬枝碧冠,独具一格,自古以来配植于宫廷、寺庙及名园。寿命长,百年以上的古树常见。陕西长安县温国寺内有株一千三百年的古树,高逾25米,胸径1米余,冠幅15米多。

白皮松的形态特征

        常绿乔木,高达 24米

       花期:4~5月

       果期:球果翌年9~10月成熟

       分布:仅限于云南东北部巧家县白鹤滩镇与中寨乡交界的山脊两侧,范围约5平方公里,生长在深切割中山上部

       海拔下限:2000米

       海拔上限:2300米

       生境、分布区处于金沙江干热河谷山体上部,介于温暖性针叶林与温凉性阔叶林天然分布过渡地段,土壤为红壤或黄红壤,PH值6—6.5 形态特征:常绿乔木,老树树皮暗褐色,呈不规则薄片剥落,内皮暗白色;冬芽卵球形,红褐色;当年生枝红褐色,密被黄褐色及灰褐色柔毛,稀混生腺体,2年生枝无毛。针叶5(4)针1束,长9~17厘米,纤细,两面具气孔线,边缘有细齿,断面三角形,树脂道3~5,边生,叶鞘早落。成熟球果圆柱状椭圆形,长约9厘米,径约6厘米;种鳞长圆状椭圆形,熟时张开,鳞盾显著隆起,鳞脐被生。凹陷,无刺,横脊明显。种子长椭圆形或倒卵圆形,黑色,种翅长约1.6厘米,具黑色纵纹。

       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:生于海拔2200米的村旁山坡。

       地理分布: 特产于我国云南东北部(巧家县)。

“白皮松”“油松”“章子松”“马尾松”“黑松”分别产自那里?及特点特性?

       乔木,高达30米,胸径可达3米;有明显的主干,或从树干近基部分成数干;枝较细长,斜展,形成宽塔形至伞形树冠;幼树树皮光滑,灰绿色,长大后树皮成不规则的薄块片脱落,露出淡黄绿色的新皮,老则树皮呈淡褐灰色或灰白色,裂成不规则的鳞状块片脱落,脱落后近光滑,露出粉白色的内皮,白褐相间成斑鳞状;一年生枝灰绿色,无毛;冬芽红褐色,卵圆形,无树脂。针叶3针一束,粗硬,长5-10厘米,径1.5-2毫米,叶背及腹面两侧均有气孔线,先端尖,边缘有细锯齿;横切面扇状三角形或宽纺锤形,单层皮下层细胞,在背面偶尔出现1-2个断续分布的第二层细胞,树脂道6-7,边生,稀背面角处有1-2个中生;叶鞘脱落。雄球花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约l厘米,多数聚生于新枝基部成穗状,长5-10厘米。

       球果通常单生,初直立,后下垂,成熟前淡绿色,熟时淡黄褐色,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圆形,长5-7厘米,径4-6厘米,有短梗或几无梗;种鳞矩圆状宽楔形,先端厚,鳞盾近菱形,有横脊,鳞脐生于鳞盾的中央,明显,三角状,顶端有刺,刺之尖头向下反曲,稀尖头不明显;种子灰褐色,近倒卵圆形,长约1厘米,径5-6毫米,种翅短,赤褐色,有关节易脱落,长约5毫米;子叶9-11枚,针形,长3.1-3.7厘米,宽约1毫米,初生叶窄条形,长1.8-4厘米,宽不及1毫米,上下面均有气孔线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期4-5月,球果第二年10-11月成熟。

       白皮松,Pinus bungeana Zucc. 为松科松属常绿乔木,高可达30米,胸径达2米。阳性树种,幼树耐半阴;耐寒性不如油松,但耐旱、耐湿和对土壤的适应性均较油松强。它对-30℃的干冷气候、pH值7.5至8的土壤,均能适应;能在石灰岩地区生长,而在排水不良或积水地方不能生长,对二氧化硫及烟尘的污染有较强的抗性。深根性,寿命长。幼树枝条自然分布、稠密均匀,故不必进行修剪整形,就能形成美丽的树冠。它生长较缓慢,一年生苗高仅3厘米至5厘米,10年后高达1米左右。

       油松高达25米;树皮灰褐色,裂片鳞片状不规则较厚,裂缝红褐色。一年生枝较粗,淡灰**或淡红褐色, 幼时微被白粉;冬芽圆柱形,顶端尖,红褐色,芽鳞边缘有丝状缺裂。针叶2针一束,长6.5~15厘米,径1.5毫米,不扭曲,边缘有细锯齿,两面有气孔线;叶鞘淡褐色,宿存,有环纹。球果圆卵形,长4—9厘米,绿色,成熟时灰褐色,留存树上数年不落;种鳞木质、厚、宿存,上部鳞盾扁菱形,横脊显著,鳞脐有刺,不脱落;种子褐色,卵圆形,长6~8毫米,径4~6毫米,连翅长15~18毫米。花期5月,果期次年9~10月。

       马尾松树高达30米。树干通直。树皮深褐色,不规则条裂。小枝绿色,代替叶的功能,叫叶状枝。叶退化呈鳞片状,每节着生鳞片状叶6~8枚。花单性,同株或异株。聚合果椭圆形,外被短柔毛。小坚果具翅。喜光。喜炎热气候。喜钙镁,耐盐碱、贫瘠土壤。耐干旱也耐潮湿。木麻黄根系具根瘤菌,是在瘦瘠沙土上能速生的主要原因。木麻黄生长迅速,抗风力强,不怕沙埋,能耐盐碱,是中国南方滨海防风固林的优良树种。强阳性,喜炎热气候,耐干旱、贫瘠,抗盐渍,也耐潮湿,不耐寒。生长快,广东栽培15年生树高达20m以上.寿命短,30~50年即衰老。通常种子繁殖,也可用半成熟枝扦插。本种是华南沿海地区造林最适树种,凡沙地和海滨地区均可栽植,其防风固沙作用良好;在城市及郊区亦可做行道树、防护林或绿篱。造林时,最好接种根瘤菌,有助于抗高温、干旱、贫瘠条件,从而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苗生长。容器苗比裸根苗成活率高,生长迅速,在生产上广泛应用。主要病害有青枯病,近年又发现丛枝病。害虫有木麻黄毒蛾、棉蝗、大麻黄枯叶蛾。

       黑松 常绿乔木,高可达30公尺,树皮带灰黑色。2个针叶丛生,刚强而粗,新芽白色,各针叶长约6~15公分,断面半圆形,叶肉中有3个树脂管,叶鞘由20多个鳞片形成,长约1.2公分。四月开花,花单,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,呈紫色,多数种鳞(心皮)相重而排成球形。每个种基部,裸生2个胚球。雄花生于新芽的基部,呈**,上生多数雄,成熟时,多数花粉随风飘出。球果至翌年秋天成,鳞片裂开而散出种子,种子有薄翅

       今天关于“白皮松的特点”的探讨就到这里了。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“白皮松的特点”,并从我的答案中找到一些灵感。

  • 关注微信

猜你喜欢

微信公众号